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旅游業發展先后遭遇2003年非典,2008年次貸危機,2011年日本地震海嘯核輻射復合型災害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響。從未來的發展看,世界旅游經濟運行面臨的復雜發展環境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在世界旅游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區都難以獨善其身。如何利用好內外部資源,以自身的穩定發展促進區域與世界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是中國旅游業一直努力的方向。
中國強勁增長的出境市場正在成為世界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出境市場實現了接近20%的年均增長。與發展初期的數百萬人次相比,2011年出境規模已經接近7000萬人次之眾。比游客規模增長更快的是中國游客的消費規模。從1982年有數據至今,中國公民出境消費的年均增長率接近40%。根據世界旅游組織最新數據,2011年中國出境旅游消費仍然延續高位增長態勢,增長約30%,消費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三位。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中國沒有采取任何抑制出境旅游發展的措施,而是通過出境旅游的有序發展,去幫助目的地國家旅游業不至于出現根本性的衰退。如我們努力增進了包括東北亞、東盟以及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區域旅游合作創新機制?梢韵胂,如果沒有2009年中國4%的出境旅游增長率,當年全球旅游業的下滑將不止4%。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肩負起了一個旅游大國應有的國際責任?梢灶A見,有龐大出游消費潛力的中國將成為全球旅游業持續繁榮的動力源泉。
中國是促進世界旅游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主要力量。中國出境旅游的快速增長對于世界旅游重心東移功不可沒。2010年,亞太地區入境游客增長率達到12.8%,是自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除中東外旅游業恢復增長幅度最大的區域,在全球旅游的比重拓展到21%。其中,中國公民赴亞洲地區出境人次增長20%,赴太平洋地區出境人次增長66.4%,對整個亞太地區入境旅游增長的貢獻接近40%。
隨著國力的提升、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目的地簽證程序的進一步開放和簡化,中國公民的出境旅游意愿將進一步高漲,出境消費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高速增長的中國出境旅游市場在未來仍將繼續引領亞太地區旅游業的回升,促進世界旅游重心的東移。
旅游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將加速產業要素進入中國。從2009年開始不斷持續擴大的旅游貿易逆差,以及平穩持續發展的中國經濟環境、快速成長的國民旅游市場、不斷開放的產業政策、大幅改善的政府管理體制等,使中國旅游業對國際產業要素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2010年中國吸引的外國投資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其中在旅游領域的投資快速增長。201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如家快捷酒店管理公司獲得了4.7億美元的并購融資,用于收購中國本土另一家經濟型連鎖酒店莫泰168。萬豪、洲際、希爾頓、喜達屋、凱賓斯基等國際酒店集團正爭相在中國實行連鎖戰略,其中喜達屋2011年度平均每兩周便有一家酒店在中國開業。
主題公園也成為外資著力的主要對象。迪士尼主題公園在香港布局之后,上海迪士尼于2011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直接投資額約245億元。西班牙NH Hotels通過與海航集團建立合資酒店集團,以有機會進入中國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
中國企業“走出去”會加劇國際旅游競爭。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內外部環境正在不斷優化!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旅游企業“走出去”。2010年,商務部公布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大為簡化了對外投資的核準程序,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放寬了境內機構境外直投限制。國家旅游局還與商務部專門召開促進旅游企業“走出去”座談會。境外國家與地區持續降低投資門檻也為我國企業的旅游投資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據《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0年多數國家放寬了外資進入的門檻,出臺了各種便利化政策。同時在金融危機與債務危機的影響下,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增加了低價收購境外旅游企業和吸納人才的機會,降低了“走出去”的成本。因此,2010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境外旅游領域連續出手。錦江國際酒店集團利用成立的合資公司收購了美國獨立酒店管理公司洲際集團,深圳新世界集團連續收購洛杉磯萬豪酒店和洛杉磯喜來登環球酒店資產,復星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收購法國地中海俱樂部7.1%股權。2010年我國綠城等10家企業聯合收購日本太平洋公司90%的股份,一批中國企業還積極參與到日本北海道新雪谷町、富士箱根的酒店、滑雪場、高爾夫等旅游投資。
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既是中國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內在需求,也表達出中國旅游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中積極進取的精神以及對發展前景的自信,另一方面還能夠發揮“鯰魚效應”,促進國際競爭,推動全球旅游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